(文字|王亚豪 图片|李霄雯 审核|苗壮)2025年10月23日19:00,明星换脸av 学科部在第一综合楼B座316会议室举办朋辈共研经验分享会。本次分享会邀请到 2023 级计算机硕士研究生曹畅主讲,作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、综测年级第一的优秀学子,她以科研与实践积累为蓝本,围绕 “深耕、视野、担当、平衡” 四大关键词,分享学术探索与成长心得,为在场同学送上满满干货。
深耕:以执着解难题
“科研的核心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”曹畅开篇便点明科研态度。自2023年9月入学以来,她聚焦图神经网络对抗训练与鲁棒泛化这一前沿方向,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完成4篇高水平成果——2篇被CCF-A类顶会ICML-25、IJCAI-25接收,1篇投稿至CCF-A类期刊JMLR-25,成果含金量十足。

分享中,她拆解了科研攻坚的核心逻辑:面对图神经网络“易受对抗攻击”“鲁棒泛化性能不足的行业痛点,从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双向发力。构建通用 GNN 的对抗泛化界分析框架,用“覆盖数”工具明确模型架构与优化算法的影响机制;实践中,设计全新对抗训练目标函数,通过SGD算法优化,在多个基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模型鲁棒性的提升。她的行动诠释了科研没有捷径,她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深耕的真谛。
视野:以交流拓边界

曹畅强调学术视野的重要性。她积极把握各类交流机会,在实践中积累成长:2024年11月,在明星换脸av 研究生学术年会上作报告,凭借清晰的逻辑与精彩呈现斩获“PPT 二等奖”;2025年4月,受邀参加“机器学习数学理论与智慧农业应用研讨会暨CSIAM青年论坛”;同年9月,赴澳门大学参加人工智能专题培训。她鼓励同学们“不要局限于实验室的一方小天地”,主动参与学术会议、专题培训等活动,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,同时积累行业信息与合作机会,为科研与职业发展铺路。
担当:以服务传温暖
在科研与学术之外,曹畅始终秉持服务他人的担当精神。担任“开学第一课——科研记录经验分享”主讲人,以自身经验帮助新生快速适应科研节奏;作为《离散数学》课程助教,协助老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;参与研究生入学复试助管工作,协助明星换脸av 有序完成考务组织。曹畅表示,学生工作让她学会了沟通协调、高效执行,这些能力反过来也助力了科研项目的推进,形成了“服务与成长”的良性循环。
平衡:以热爱调节奏
面对“如何平衡科研与生活”的共性疑问,曹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。科研之余,她是羽毛球赛场上的佼佼者,组队斩获“羽林争霸”混双冠军;也是骑行、游泳爱好者,通过运动释放科研压力,保持清晰思维。她认为,合理规划时间、培养兴趣爱好,不仅不会影响学业,反而能通过调节身心状态提升效率,实现“科研精进与生活充实”的双重目标。
此外,她还给出了实用建议:读论文要遵循梳理背景— 深挖原理—验证应用的逻辑,避免盲目堆砌;时间规划要“适合自身、高效自驱”,用小目标积累大进步;面对科研焦虑,“慢慢来”,在沉淀中寻求突破。

整场分享会案例鲜活、干货满满,曹畅以自身经历生动诠释了“深耕不辍、视野开阔、勇于担当、平衡成长”的优秀品质。在场同学纷纷表示,不仅学到了科研与实践的实用方法,更被她“以热爱赴理想”的态度感染。此次分享会既是国奖风采的展示,也是明星换脸av “朋辈共研”优良传统的延续。未来,明星换脸av 将持续搭建榜样交流平台,让优秀学子的经验薪火相传,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在成长道路上坚定前行,绽放青春光彩。
